欢迎您访问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信息办公室)网站!
学校首页  |  

校园广播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广播 >> 正文

书海羁旅客·走进抗战文学 重筑精神长城

时间:2018-01-10 17:17  来源:   作者:   浏览数:

书海羁旅客

走进抗战文学,重筑精神长城

在中国文学史曾有一段被血与火映红的岁月,它们展示了对生命重新认知,在历经岁月的洗礼之后,依旧没有被时代湮没。

在中国文学史曾有一群“誓把豪情寄山水,权将余力写肝肠”的作家,他们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用笔墨记录历史,用言语书写心志”。

本期节目,我们将沿着历史的轨迹,重读这些抗战时期的经典作品,就让它们带领新时期的我们重走那段峥嵘岁月,重温那腔壮志豪情。

在当时抗日战争的严峻形势下,文学担负起唤醒民众、实现民族救亡的使命;在文学界掀起了以颂扬英雄主义为基调、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创作浪潮,向浴血奋战的抗日军民输送着民族的精气,自觉地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时代的作家们走出书房,走向人民大众,满怀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对抗战军民的赞颂、对和平光明的向往、对黑暗势力的痛恨,投身到火热的民族救亡运动中去。他们以笔做刀枪,热情地讴歌全民抗战运动,愤怒地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回顾抗战中的文学”文章讲述的,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抗战文学,是进步的文学、战斗的文学、反抗的文学。而同一抗战时期相继涌现出三个各具特点的文学浪潮,以文字的形式,为中华民族八年抗战史谱写出别具一格的史诗般画卷。

第一部分文学浪潮出现在全面抗战爆发前。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伪满洲国”在东北实行殖民统治,大批青年学生和作家被迫流亡关内,形成了引人瞩目的“东北作家群”。接下来的“一二八上海事变”“华北事变”“西安事变”等一系列重大变故,也直接影响了全国各地民主爱国作家们的创作方向。他们饱含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腔激愤,满怀着对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人民的殷切希望,用一部部作品揭露出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奏响了全民族解放斗争的序曲。

在这一时间段内,“东北作家群”的代表性人物萧红、萧军、舒群、端木蕻良、罗烽、白朗、李辉英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八月的乡村》《没有祖国的孩子》《科尔沁旗草原》等被浓墨重彩地推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的《生死场》。讲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村庄的乡民“生”与“死”的故事。书中的二里半、王婆、老赵三、月英、金枝,这些男人和女人像牛马一样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乱七八糟地死。未读生死场之前,以为是一部铿锵有力的个人或家族奋斗史。读完之后,“铿锵有力”应该换成“悲壮沉痛”甚或“绝望萧条”。它之所以能成为萧红的传世经典名作,原因就在于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作家。

第二时期的抗战文学涌现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卢沟桥的枪声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作家的爱国热情,他们当中有些人直接投笔从戎,更多的是开展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创作活动,自发结成各种抗战文艺团体,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领导下组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文学为抗战服务”为口号,通过发表宣言、创办抗敌文艺刊物、广泛开展街头诗、街头剧和竞写报告文学等形式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积极投身于抗战文艺运动。

这期间,阿垅、骆宾基创作的反映“淞沪抗战”的《第一击》《大上海的一日》《东战场别动队》,萧乾的《刘粹刚之死》和《血肉筑成的滇缅公路》以及众多作家集体创作的话剧《保卫卢沟桥》和小说《给予者》《华北的烽火》,都歌颂了抗日军民的斗争精神,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面目。姚雪垠、臧克家、田涛等人或是奔赴前线采访,或是从事随军宣传工作;丘东平甚至在战场上壮烈捐躯,为后人留下《茅山下》五章残稿。

这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艾青,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诗界。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艾青发展了中国自由诗的战斗传统,创造出长诗《向太阳》《他死在第二次》《火把》《吹号者》和诗集《北方》《黎明的通知》等,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了中华民族所焕发出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气概。

持续的战争状态和全民动员的抗战努力,造就了不同地域各异的文学样态。抗战文学的第三个时期下,在大后方,长篇小说、话剧、杂文创作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文艺家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了物质条件上的重重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绩,新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探索终于在根据地结出了硕果。

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夏衍的话剧《法西斯细菌》《愁城记》,郭沫若、阳翰笙的《屈原》《虎符》《李秀成之死》等一系列历史剧,以及巴金的“抗战三部曲”《火》都是期间著名的作品。

影响力最大的巴金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他的创作更是与时代紧密结合。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巴金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这期间,他曾任《呐喊》周刊发行人、主编,还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在这炮火纷飞的岁月里,巴金笔耕不辍,写文章、编刊物,用手中的笔记录日军的罪行和民众的苦难,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使人们直面敌人,坚定抗战信念。《抗战三部曲》便是在此时完成出版的,为那段艰苦的抗战岁月留下了一段段难忘的历史记忆。

《火》共分三部,分别描述了抗战不同阶段的重要场景。第一部写的是淞沪抗战至上海沦陷的事情,第二部写的是战地工作团在大别山区宣传抗日的事情,第三部写的是抗战相持阶段的大后方昆明。从血与火的战地洗礼,到发动民众的抗战宣传,抗战的不同侧面在作品中都有形象的反映。最关键的是,小说中充满扑不灭的热情、不屈不挠的坚定意志,就像面对着大火,那位青年的宣誓:一个民族不会在大火里灭亡,会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一部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就是一道道革命文学家用血肉筑起的长城。我们要做的是不单单只是将它们放入书架,更需要我们真正保护好,沿袭好这种精神,助力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的实现。

本期的书海羁旅客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本期编辑 ,播音 ,我们下期再见。

版权所有: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信息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1-6014491

联系地址: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邮编:030024

晋ICP备05000465号         晋公网安备14010902001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