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信息办公室)网站!
学校首页  |  

校园广播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广播 >> 正文

众里寻音·贝多芬

时间:2018-06-15 10:51  来源:   作者:   浏览数:

栏目:众里寻音

标题:贝多芬(共三期)

组稿人:邹炳瑞

关键词:贝多芬,命运,斗争,爱情

文章来源:部分选自《新编世界名曲赏析》

内容:

第一期

Piano Trio No.4 in B flat major, Op.11“Gassenhauer” - II. Adagio

(00’03’’)音乐是上帝的语言,而音乐家是离上帝最近的人,他们可以读懂上帝的唇语,给世人听到上帝的声音。今天节目的主人公我们称他 为乐圣,将他和海顿与莫扎特并称为维也纳三杰,西贝柳斯说他是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站在古典音乐的顶点,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如钻石一样永恒而珍贵,三十五首钢琴曲如星辰一般照亮了他身后一百年的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天空。他,就是贝多芬。(00’37’’)

01’18’’贝多芬出生在德国科隆附近波恩的一个落魄的家庭中。他名字中的范是意指“来自于”某地,不同于德文中的冯或法文中的德,表示有爵位封号或财产的贵族阶级。他的祖父只是选侯府中的一名唱诗班歌手,后来也不过升任为一名乐长;他父亲也是这个唱诗班的歌手,不过毫无才华又酗酒成性。

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早在幼年就已被其父发现,为了让他成为像莫扎特一样的音乐神童,以此来给这个家庭带来财富和荣耀,四岁的时候贝多芬就被父亲逼着坐在羽管键琴前不停地练习,或者是给他一把小提琴,再把他关在沉闷的屋子里,所幸的是这样愚蠢的教育方法没能磨灭贝多芬对于音乐的喜爱。父亲不问家事,长兄夭折,母亲也在他十七岁时离开了。于是生活的重任便落在了贝多芬的肩上,既要养家又要负担两个弟弟的学费。不幸的童年和凄苦的早年生活在他的心里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伴随了他一生。

04’03’’1792年,因为革命的战事蔓延到了波恩,22岁的贝多芬被迫离开了家乡,前往几乎度过了一生的维也纳,他在这里定居下来,并拜海顿为师学习作曲。在此之前他曾到维也纳有过一次短暂的旅行,见到了莫扎特,但是莫扎特并没有对这个年轻人有太多注意。这次再到维也纳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跟随海顿学习音乐大概只有6个月,后因海顿忙于第二次赴英演出的创作准备,只是教了贝多芬多声部音乐的基本知识。再后来师生两人性格不同又有音乐思想上的分歧,二人终于分道扬镳。

Op. 13 - Sonata No. 8 - Pathetique - 2 Adagio cantabile

00’12’’到了1795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办了首场钢琴演奏会,初露头角便使他摆脱了贫苦的生活条件,得以更加自由地创作。然而此时疾病已经开始敲门,自1796年患上了耳咽管炎,三年之后演变成了严重的中耳炎,因为治疗不力,最终他的耳聋程度逐渐加深,昼夜不停地嗡嗡直响。在贝多芬写给挚友阿曼达牧师的信中说到:“我多希望你能陪在我身旁,我身体最高贵的部分,我的听力,已经大大的衰退了……”耳疾带来的愁苦体现在了同期的作品中,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作品第13号《悲怆奏鸣曲》。我们现在听到的是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本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安静而虔敬。

03’09’’令人惊奇的是,贝多芬除了早年发布的两三首作品外,此时他的创作还有着明显的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子,可以说贝多芬的全部作品都是在他耳聋之后完成的。据说在贝多芬晚年时,他会用一只小木杆一头插在琴箱内,另一头咬在牙齿中间,用来作曲时听清钢琴发出的声音。贝多芬对于音乐创作的热情还体现在他的日程安排上,一八二六年的夏天,贝多芬是在他弟弟约翰乡间的家中过的,这时的贝多芬已经有五十六岁,离他去世只有一年。他于清晨五点半钟即开始他的音乐创作,直到七点半,与弟弟家人一起吃早饭,然后他带笔记本去野外。去野外走走是贝多芬的习惯,在维也纳也如此,他每天都要沿着城墙绕一圈。但这并不单纯是散步,同时也是创作。他是随着他的步伐,一边走一边唱、一边作曲。从中午到下午三时,是他午餐和在房间里写作乐曲的时间。三时起,他又去室外创作和散步,一直到七点半用晚餐。餐后他又在室内作曲直至晚上十时上床,第二天五时稍过再起来。任何一个有创造性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即使对一个年轻人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张令人赞叹的日程表。

Op. 13 - Sonata No. 8 - Pathetique - 3 Rondo – Allegro(00’00’’-02’29’’)

(00’25’’)不同于第一章弥漫着哀愁,也不同于第二乐章的优雅,到了第三章,贝多芬在他的音乐声中告诉我们,他已超越了现实,摆脱了尘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贝多芬在他的生活中感觉到了悲痛,感悟到了生命中自我的力量,他将这些写进了这部奏鸣曲,用音乐把我们带出肉体的躯壳,导向那无垠的精神疆域,向我们的灵魂中灌注了英雄的理想和人格。

贝多芬将他的天赋、热情和汗水他都不遗余力地挥洒在了音乐上,最终成为一代宗师级的音乐大家,他在对抗病痛中所展现出的强大品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失意的人,我想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在他的音乐中去受到鼓舞,重新获得面对人生磨难的勇气。今天的节目就到这了,下期我们将会为大家讲述关于这位伟大作曲家的爱情故事,敬请关注。本期编辑邹炳瑞,播音孙沐霖,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第二期

Op. 27 - Sonata No. 14 - Moonlight - 1 Adagio sostenuto

00’56’’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当贝多芬走近茅屋,他发现弹奏者是一位盲姑娘,通过聊天得知她很喜欢贝多芬的作品。于是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望着他身旁站在清幽月光下的盲姑娘,创作出了这首月光奏鸣曲。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小学课本上看到过的故事,其实它仅仅是个杜撰的美丽谎言。1801年贝多芬在维也纳爱上了一个叫朱丽埃塔的美丽姑娘,当时朱丽埃塔十六岁,贝多芬形容她是一个“可爱的女郎,一个小妖女”,从一八零一年的春天至秋天,二人一直沉醉在热烈的爱情中,使贝多芬感受到了“生活的甜美”,并兴奋地告诉朋友,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为表达这种情感,贝多芬创作了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c小调奏鸣曲》题献给她。

03’41’’关于月光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来自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形容在听到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后的感受“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于是立刻有精明的音乐出版商将这首曲子题上了月光的名字,这部作品收到了极大地欢迎,以至于人们都以“月光曲”相传,而忘记了作品原本的名字。乐曲第一章表现的情感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那是作曲家在爱情中纠缠的思绪,他和朱丽埃塔相爱但不能在一起,来自二人性格和阶级的矛盾不断地困扰着作曲家那颗敏感脆弱的心灵。当我们在聆听这部作品的时候,会听到一种声音,仿佛是从远处,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静的,带着温柔而细腻的回忆。也许月光这个名字真的非常合适,它会让人联想到在某个安静的的夜晚,月光落在琴键上,在地上投出一道长长的孤单的身影。作曲家用手在键盘上一点点地诉说着记忆中的爱情故事。

Beethoven: Bagatelle In A Minor, WoO 59 -"Für Elise"

00’41’’1806年,贝多芬突然终止了《第五交响曲》的创作,转而用了一种新的手法,几乎是一气呵成般的写出了《第四交响曲》。这首曲子纯洁,宁静,蕴藏着他一生最幸福平和的一段日子。他开始注意穿着谈吐,面对自己对讨厌的人也有所忍耐,努力地表现出受欢迎的形象。罗曼罗兰说他:就像是一只恋爱中的狮子。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一个叫特蕾莎的姑娘走进了贝多芬的世界,同一年的5月,他们订婚了。这首《致爱丽丝》便是写给特蕾莎的,听到这里您可能会有些疑惑,写给特蕾莎的怎么叫《致爱丽丝》呢?其实这部作品是贝多芬在一次钢琴课上即兴创作,并献给特蕾莎的,当时贝多芬没有留下底稿,以至于这首曲子未能被收录到贝多芬的作品目录中。直到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才在特雷莎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诺尔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少抄写了一个字母T,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了《致爱丽丝》。(01’50’’)

贝多芬在这首钢琴小品中通过音乐绝妙地表现出了一个年轻男子对于爱慕的姑娘那种忐忑纠结的心情。许多男生一定有过这在电话彩铃中听到这首致爱丽丝的经历,如果恰巧是拨给心上人的电话,就一定会理解作曲家藏在其中的心意。音乐主部不断重复的小二度撩动着紧张不安的心,像是你脑海中那些不确定的发问,想要试探却又担心会得到不想面对的答案。彼时,除了音乐,你唯一能听到的就是自己胸腔里的那颗充满活力的心脏的跳动声,这种青涩的爱情,只属于年轻的人,不顾一切又小心翼翼,每一秒的等待都是一种酷刑。02’46’’

03’10’’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贝多芬没能和特蕾莎走到最后,两个人还是分开了。然而直到二人离世,都依然深爱着对方。特蕾莎将自己的肖像赠与了贝多芬,在贝多芬的晚年曾有朋友无意中撞见他一个人抱着画像痛哭,显然那段感情带给他的伤痛仍在。贝多芬又被爱情遗弃了,他再一次变得孤独。

Furelise

每每听到这首致爱丽丝的八音盒版本都会令我想起那个小盒子上面旋转跳舞的情侣,缓慢而坚定,让人忍不住想要拥有一段纯洁美好的爱情。我想,贝多芬的内心一直都住着一个天真、随性的孩童,他渴望爱与被爱,飞蛾扑火般一生都在追逐着他得不到的爱情,身边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音乐就成了他细腻情感的唯一的宣泄途径。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下期我们将为大家讲述这位作曲家一生终极的理想。本期编辑邹炳瑞,播音孙沐霖,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第三期

Piano Sonata No. 23 in F Minor, Op. 57Appassionata; I. Allegro assai

贝多芬一生都紧密地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从波恩时期他参加的革命宣传,到1804年,受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影响,他写下了英雄交响曲。第二年他又写出了广为人知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E.T.A.霍夫曼在聆听过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之后写过一篇评论,高度赞扬了贝多芬的器乐创作,这一部作品在他看来就是至高无上的浪漫主义音乐的标杆,说:这里面充满了无限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就是对于浪漫主义最佳的诠释。

贝多芬支持共和,支持自由和民族独立,他希望拿破仑可以建立起一个真正的共和政府,虽然这在后来变成了一个没能实现的愿望。这一时期,巨大的社会动荡在贝多芬那颗伟大而孤独的心灵中显得及其强烈和纯粹,在他创作的音乐当中到处都能感受到那些革命的、理想的色彩。俾斯麦谈到《热情奏鸣曲》时,他说:“假如我经常听他,我会永远英勇顽强的。” 列宁曾这样称赞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在第一乐章中,两个音乐主题体现了奏鸣曲的本质—冲突与和解,第一个主题表现压抑的情绪和对光明的渴望,以及对所谓“命运”的强烈反抗。第二主题表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理想的破灭,热情的怒涛和生活的苦难搏斗。这里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在它们的挣扎与搏斗中,音乐宽广而层次细腻。

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Choral- 4. Presto - Allegro assai(43’’处开始)

在悲伤痛苦的深渊中,贝多芬开始着手歌颂欢乐了。1823,贝多芬完成了第九交响曲,作品25号,被后世的人们尊奉为整个古典时代交响音乐发展的最高峰。这部作品是他毕生的规划,从1793年在波恩的时候,他就有所考虑,他这一生在痛苦中度过,却一辈子都想要歌颂欢乐,以此来为他所有大作画上句号。可以说整个一生,他都在琢磨歌颂的形式和到底应该将它放在哪一部作品中。甚至他还曾想过把《欢乐颂》安排在第十或者第十一交响曲中。第九交响曲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它最集中的体现了贝多芬的思想境界,革命热情和艺术理想。面对民众的第九交响曲,合唱部分的唱词采用了德国诗人席勒的《致欢乐》,这首诗被贝多芬删改后形成了我们今天听到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欢乐颂的唱词。这部作品比贝多芬之前写的八部作品每一部都要长,都要更加广大,而且在器乐的配合上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的具有个性和强烈的进取心。而最为重要的是,这部作品的思想内核为整个古典主义走向浪漫主义的过程中间奠定了标准。

在第三乐章之后,已经是器乐和声乐两个因素即将衔接的时候了。为了实现这个国度,贝多芬为最后乐章安排了一段篇幅较长的引子:首先出现一个狂风暴雨般的几班越剧,它像怒潮冲击一般,同前一乐章结束时那超凡入圣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个被瓦格纳称为“恐怖的号角合奏声”,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第一乐章第一主题那种惊心动魄的音调,但他在这里才奏出第一句,立即被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齐奏的宣叙调打断。

随后,好像是为了回忆过去的斗争似的,前三乐章的基本主题按序一一重现,但又全被上面的宣叙调击退。这支宣叙调在乐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品,贝多芬原先打算从这里开始引入人生,后来他又觉得人生在这里出现还不具备条件,因此又删去了宣叙调的唱词,使人生的出现向后推移。

03’23’’在这之后,欢乐颂的主题开始出现,起初它像一股潜流一样,位于乐队深处,从最开始由低音提琴和大提琴反复的推出,不断地从复杂的音乐下面浮现出来。随着主题的不断反复,更多的器乐加入进来,变奏方式渐渐由弦乐器转到管乐器,逐渐增强音响效果,并结合进对位的声部,发展成整个乐队的全走,造成强有力的声势。

真正的欢乐还没有来,这是乐章开始那个“恐怖的好觉合奏有闯进来了,而宣叙调再出来回答它,但这一回由人声男中音赌场明确表达了额:“哦朋友,何必老调重弹,还是让我们的歌声汇合成欢乐的合唱吧”在此之后男中音肚子歌唱席勒的诗句,模板、弦乐器轻轻地伴随着它。”

音乐的高潮部分有这样一句唱词: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在谁的光辉下呢?是欢乐女神,是神的光辉下。于是人们意识到了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透过交响曲这样的一个形式将自己的社会理想灌注了进去,变成一种呼号来启迪整个社会。至此交响曲具有了号召性的作用,成为了音乐的呼声。

这些诗句都从独唱或重唱开始,然后用合唱加以重复,主题在每次变奏时都有不同的音色变化,一直发展到宏伟的高潮,但欢乐的情绪始终统一。

接着节拍从4/4拍改为6/8拍,还有大鼓、三角铁和钹等打击乐器家兔,纷繁的切分节奏使得音乐性格变的更为轻捷、刚强,欢乐颂主题则具有了胜利进行曲的特点。

在男高音的一段豪迈的战歌经合唱加以重复后,便是乐队的一段开阔的间奏,音乐的激情汹涌澎湃,气象万千。随后合唱以新的节拍重新又唱起欢乐颂主题时,更加坚定了从斗争到胜利的信念。接着,音乐转入庄严的行板,由合唱队唱出近似复调的圣咏旋律,乐队的效果像管风琴一般庄严、肃穆。

之后这个新主题又同欢乐颂按对位的进行交织在一起,气氛热烈,同时它还用新的诗句再一次强调表达对“造物主”的虔敬心情。

1824年5月7日,“贝九”在维也纳首演。贝多芬因耳聋无法担任指挥,但他仍坐在乐队中间,现场记录:“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贝多芬却背对着观众无动于衷。一直等到女中音翁格女士把他转过身来,贝多芬才看到人们还在拍手,表示出最大的欢乐。在座的每一个人猛然意识到,他什么都没听见。人们感到震惊,接着,同情和仰慕之情象火山一样地爆发出来”。

贝多芬和命运斗争了一辈子,他在黑暗中盼望光明,在痛苦中创造欢乐。这部交响曲完成于法国革命理想和成果被彻底摧毁的那一段反动时期,在那艰难黑暗的日子里,这位日渐衰老的伟大作曲家,仍然终忠于革命的信念,他始终以自己的音乐为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号召。作曲家通过合唱的形式引导听众通过阴暗和绝望、痛苦和沉思、冲突和斗争,走向十九世纪上半夜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梦想的乌托邦——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1827年3月26日,这个一辈子也没被命运扼住咽喉的男人在一场大雷雨中咽了气,临终前,他向空中挥起拳头,说道,演出结束了,朋友。

本期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编辑邹炳瑞,播音孙沐霖,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版权所有: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信息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1-6014491

联系地址: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邮编:030024

晋ICP备05000465号         晋公网安备14010902001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