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出版的《光明日报》第五版“红船初心”专栏,以《学习百年党史 点燃青春梦想》《为老区企业送去科技‘及时雨’》《在极地冰雪中践行初心使命》为题,对我校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专题报道。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不忘来路,方能行稳致远。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学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回顾发展历程,树立大局意识,用党的百年智慧和力量引领发展方向,始终坚持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凝聚起世纪学府启航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全文转发如下。
学习百年党史 点燃青春梦想
——太原理工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后,太原理工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专题读书班的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关于高等教育等重要论述进行专题学习,积极组织开展全校大讨论,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狠抓落实、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太原理工大学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丰富和创新形式,通过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参与互动强的活动,让党史入脑入心,真正融入青年学子血脉。
1 讲好“开学第一课”
“忠于党源自敬仰党、敬仰党源自热爱党、热爱党源自知晓党。”3月8日,新学期伊始,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以《知党 爱党 敬党 忠党》为题,为全校师生讲授了“开学第一课”。革命年代的江姐、杨靖宇烈士,国家建设发展的栋梁程开甲、林俊德、袁隆平……郑强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撞击着同学们的心灵;百年来中国地铁里程、GDP在世界上的飞跃发展,北斗卫星遨游太空,中国“神舟”再度问天……郑强用一个个历史铭记的时刻,旗帜鲜明地诠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太原理工大学,“开学第一课”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这堂“开学第一课”历时3小时20分钟,既秉承传统又与时俱进,既深刻严谨又妙趣横生,对激励广大青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让人泪目,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研2019班梁明晶同学表示,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研究生,将以先行意识抓机遇、以有解思维破难题,在专业上潜心钻研,在工作上积极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杜慧是一名思政课教师,她说:“在教学中,要立足党的百年历程伟大实践,创新授课模式,丰富课程内容,吸引学生抬头、聚神,让学生真正走心、信服,帮助青年学子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重温“红色记忆”
6月19日,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全体师生齐声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百年党史 赓续精神血脉”校园主题巡游活动正在进行,以红船启航、建军大业、抗美援朝、两弹一星、改革开放、港澳回归、决胜小康等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成就为主题制作的32辆花车,缓缓驶过,将党的百年辉煌历程和成就浓缩体现,全方位展示党的波澜壮阔历史,全体师生集体上了一场接地气的“思政课”。
巡游活动以百年党史为主线,分为“开天辟地—救国大业”“改天换地—兴国大业”“翻天覆地—富国大业”“惊天动地—强国大业”4个篇章进行,每个篇章围绕8个主题展开。热烈的气氛,鲜明的主题、创意十足的花车,精彩的情景表演呈现了一场生动的党史文化盛宴。巡游现场,青年学子手持红旗,共祝党的百年华诞,共同赞颂可歌可泣的岁月,一起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制作花车的过程,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学习党史、感悟党史的过程。”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赵晋鹏参与了学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巡游花车的制作。这段难忘的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伟大建党精神。
今年4月,太原理工大学推出了“5·20党史教育计划”,精心挑选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20个重大历史时刻、20位榜样人物、20首经典歌曲、20部经典影片等鲜活元素,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让青年人在知行合一中铭记历史,汲取前行力量。
6月21日,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将专题学习会开到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展厅内,党员们认真聆听着讲解员讲述八路军抗战史实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宝贵的党史实物、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战斗故事,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那段战火纷飞、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的伟大贡献。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太原理工大学党委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精心打造“系统规划‘读’、多维触角‘听’、融入实地‘看’、原汁原味‘诵’、聚焦榜样‘学’、结合工作‘讲’”六步并进学习链条,以“自学指定书目+集中研讨+发言总结”模式,系统、深入、全面地开展学习研讨。“通过面对以往之历史,对党史心怀感激与敬畏,坚定信仰,树立正确价值取向”,这已成为太原理工大学师生的共识。
3 解难题办实事
美丽迷人的新校园,隆重热烈的校庆氛围,一场校园内的集体婚礼……5月6日,正值太原理工大学校庆日,太原理工大学“庆百年韶华、祝百年好合”集体婚礼浪漫举行。8对新人身着盛装,乘坐精心装扮的“婚车”游览明向校区,由100名学生组成的婚礼巡游队伍成列排开。在大学师生的见证下,新人们许下爱的誓言,携手走进神圣的婚姻殿堂。
“在学校119周年华诞之际,祝福新人白头偕老,永远幸福,共同为伟大的事业努力拼搏,为太原理工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奉献青春。”全校师生为新人送上最美好的祝愿,新人们收到了学校颁发的“集体婚礼结婚纪念证书”,植下“幸福树”。
“美丽的校园,祖国各地的校友,热情的同事,可爱的同学……建党百年喜结连理,再加上有这么多可亲可敬的人为我们见证,这样的婚礼必定终生难忘。”张欢、杜双利是8对新人之一,二人于2019年入职太原理工大学,在这里相遇、相识、相知、相爱,“除了婚礼特有的温馨、浪漫和甜蜜,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太原理工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8对新人的结合,归功于学校里的“红娘”。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闫怡红,就一直在思考如何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了解到近年来学校引进的许多青年教师都来自外地,找对象成了一大难题,他就扮演起“红娘”角色,为青年教师牵线搭桥,提出了借着校庆的喜气为8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这一建议。
“人才就得请、人才就得养、人才就得容、人才就是宝”,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积极通过搭好平台、出好政策、创好环境,扎实做好人才的“引、育、留”工作,让每一位优秀人才在这里有归属感、幸福感。10月8日,太原理工大学联合清华大学共同举办“人才·能源·创新发展”主题论坛,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孙宏斌,诚挚邀请清华园的优秀人才到太原理工大学工作发展、创新创业。
“要让师生校友切身感受到‘家的样子’‘家的感觉’‘家的温暖’‘家的回忆’‘家的快乐’‘家的梦想’;要通过文化吸引、文化凝聚、文化认同、文化召唤和文化旗帜凝聚共识。”郑强说。
百廿载奋进路,新时代再出发。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太原理工大学12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
(本报记者 杨 珏 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 丁文婷)
为老区企业送去科技“及时雨”
山西西侧的吕梁山,在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吕梁资源丰富、产业多元,在加快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征程上,吕梁这座英雄的城市,正在全速奔跑。
今年1月17日,太原理工大学与吕梁市签署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十年规划、十亿投入”的大手笔长期合作。
按照“点对点推进、清单式管理”的工作思路,聚焦吕梁市鼓励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太原理工大学给老区企业精准送去技术服务、提供人才支持。围绕铝镁和特钢新材料产业、大数据产业、新型煤化工产业、新能源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该校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派遣了120名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让大学的科研能力、人才资源与企业强烈的创新需求充分对接。
矿业工程学院教师白锦文是吕梁人,在科技特派员报名时,他毅然选择回家乡柳林县服务。他多次回乡赴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调研考察,深入沙曲一矿、二矿,沙曲洗煤厂和沙曲发电厂等企业,了解企业在煤炭安全绿色高效开采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和创新需求。白锦文充分利用学院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发挥“煤炭安全绿色高效开采”团队作战优势,积极参与开展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新技术研发和新成果转化,促成两项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中阳县的朱家店煤矿,长期面临接续紧张和瓦斯火灾隐患制约生产的问题,科技特派员陈现辉及其团队通过深度分析、科技攻关,对朱家店煤矿原有生产接续计划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引进沿空留巷采煤工艺,并研究回采工作面瓦斯与火灾共治技术,不仅少掘一条巷道,有效缓解了朱家店煤矿采掘接续问题,多回收煤炭1.7万余吨,还建立了朱家店煤矿沿空留巷开采条件下的瓦斯火灾共治体系,有效进行了灾害防治,为朱家店煤矿回采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把论文和成果写在三晋大地上,为老区人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白锦文说。目前,太原理工大学各特派员正在继续深入摸清企业技术需求,利用自身及团队科研力量,帮助企业制定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根据企业需求精准助推企业技术升级改进,在不断探索中蹚出合作新路子,为山西企业转型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杨 珏 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 张智韵)
在极地冰雪中践行初心使命
讲述人:太原理工大学极地工程与装备研究院负责人窦银科
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号”再次起航,前往南极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我的学生王煜尘有幸第二次踏上南极之旅。这次在南极他将度过542天,对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极区可再生能源的可用性与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参与中山站激光雷达长期观测任务,并在度夏和越冬期间于南极测试冰盖机器人的性能。
10多年来,我见证了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在党的领导下,由弱小走向强大的历程,也为自己有机会参与到祖国极地科研工作而感到自豪。2004年,我第一次参加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在中山站,看到日本的科考飞机在上空盘旋,俄罗斯的冰上雪地车在狂奔,美国的机器人在冰盖内陆自动寻拣陨石,几乎所有的探测仪器和装备都是国外制造的……我立下誓言,一定要在极地考察领域开发出我们自己的观测设备,为国家极地战略服务。
我带领极地监测技术团队长期致力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极地自动监测装备,参与研制出电容感应式海冰厚度检测传感器、海冰漂移浮标、南极冰盖表面地貌特征监测系统、极地冰物质平衡综合监测站及远程监测网,解决了极地现场长期、连续观测数据缺乏的难题,成为我国极地科考队伍中的一支中坚力量。
我的研究生潘曜,有幸成了山西省第一个登上南极最高点DOME—A的人。在南极,他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身体的痛苦。一次,他所带的考察设备——安装在雪地车上的雷达,不幸被其他车辆撞坏了。在零下40摄氏度的野外,他脚指头被冻伤,直到回国几个月后才慢慢恢复。为了研制和开发更多更好的极地科考装备,在内蒙古黄河冰面上、在渤海湾海冰上、在山西汾河二库的湖冰上,都留下了团队成员们冒着严寒测试仪器的身影。
如今,我国的南极飞机轻松飞跃南极大陆,拥有自主制造的破冰船——雪龙2号,正在建设第5个南极考察站,在南极冰盖上规划自己的蓝冰机场,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
(本报记者杨珏、李建斌 本报通讯员白旭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