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清华大学首届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于歆杰教授等一行莅临我校,就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调研交流。座谈会由本科生院负责人主持。本科生院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了座谈。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孙宏斌会见于歆杰教授一行,对清华大学长期以来给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希望进一步深化与清华大学的交流合作,夯实学校信息化建设基础、强化优质数字资源的创新应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于歆杰介绍了国内外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清华大学数字化转型探索的经验与成效。他指出,高等教育近20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教育资源数字化、共享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他希望通过双方的深入交流、积极合作,共同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进程迈向新阶段。
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总裁王帅国介绍了“学堂在线”的发展及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案例,希望与学校的深度合作,利用雨课堂“克隆班”等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打造“数字太理”,助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科生院负责人介绍了学校教育数字化建设和发展情况,希望与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平台紧密合作,积极开发、探索、升级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的“课堂+线上+实践”混合式教育模式,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与会人员就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合作事宜进行了交流讨论。
当日下午,于歆杰应邀在迎西校区会议中心作了题为《聚焦一流课程五类赛道 再谈一流课程建设背景、认定现况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报告,为我校教师申报第三批国家一流课程分享成功经验,各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本科生院各处室负责人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报告会。
报告中,于歆杰围绕一流课程建设的背景、现状与评价体系,以自己教学实践为例,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阐释如何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于歆杰详细介绍了目前建设和申报一流课程的关键要素和注意事项,重点讲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如何解决传统教学方法的痛点弱点,通过“雨课堂”插入测试题、弹幕互动、随机点名等方式与大家随堂互动,指导大家如何利用开展信息化教学工具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互动环节,与会教师就一流课程建设及申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提问,于歆杰一一作了解答。广大教师表示受益匪浅,为下一步一流课程申报、建设树立了信心,找到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