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开放式办学理念,深化校际合作、推动学科创新与党建引领深度融合,3月29日,清华大学有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率队来我校访问交流,与我校相关单位围绕基层党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内容开展了系列交流活动。

在我校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班子成员和教师代表与清华大学党校办公室主任、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庆来,清华大学电机系党委书记郑泽东、副书记余占清及电机系教师代表召开党建工作及学术交流座谈会、开展“清理联学忆峥嵘,百团烽火育新人”党建联创活动等。在活动中,双方围绕有关工作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分享工作经验,共谋学科发展新路径,共筑理想信念根基。双方希望通过活动,进一步深化合作,搭建跨校协同育人新平台,切实以党建引领聚合力,以学术交融促创新,以人才共育谋未来,为行业培养更多“厚基础、强实践、勇担当”的复合型人才。

期间,与会人员还到我校极地清洁能源实验室参观,了解了极地强风模拟、太阳辐射模拟、极低温环境模拟、强磁场-强振动-强紫外线多场耦合模拟、风、光、氢、储、荷能源系统等实验室主要设备和功能,并就极地环境模拟技术与参数、实验室主要实验能力、技术研发与应用规划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

活动期间,清华大学教授于歆杰受邀做客我校“求实大讲堂”,在迎西校区思贤楼三层报告厅作了题为《从课程资源数字化到教学活动智能化》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于歆杰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围绕“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课程资源数字化展望”“人工智能和高校”“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等方面内容,阐述了近几年高校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发展进程,课程教学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于歆杰以其主讲的清华大学“电路原理”慕课课程为例,通过分析传统的教学基本逻辑和数字时代环境和学生的变化,详细介绍了利用慕课资源,围绕不同的教学目标,如何开展混合式课程建设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用翔实的案例向大家展示了弹幕、课上推送PPT、课内推送限时习题等智慧教学工具如何对教师改进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供有力帮助。于歆杰认为,数字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拓展了教学时空,丰富了学习资源与互动方式,课程资源数字化进程发展飞速,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传统教学模式。


讨论环节中,与会教师们踊跃提问,于歆杰与老师们就课程教学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初审:郎 宇
复审:郭 亮
终审:赵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