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侯琎报道 出发!再去南极!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首批154名队员搭乘“雪龙号”,于11月5日从上海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出发,前往南极中山站等地,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来自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博士生王煜尘就在其中。半个月后,该校青年教师寇立伟也将前往南极。
本次出征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展大气成分、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监测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并对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
“去南极度个夏天”
11月8日晚,寇立伟和同学们还在极地海洋新能源发电与智能检测实验室内认真工作,仔细核查每一个数据。立冬以来,太原室外温度降至零度以下。身穿极地科考专用的深蓝色单衣,寇立伟在校园里忙来忙去,四处奔跑。
“算是提前适应低温环境吧,提高抵抗力。现在我们北半球入冬,南半球正是夏天。所以南极最近不冷,也就零下十几度。”寇立伟说。
在学院一楼一角,放着两个黄色的巨大浮筒,外形看上去像巨型陀螺。“这就是冰海两用浮标,是由太原理工大学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研制。冰海两用浮标针对南极极端环境研发了多项关键技术,可在海洋与冰区环境中长期运行,观测海气界面关键过程,具有很好的抗冰能力。”寇立伟介绍。
“我预计在南极工作147天,完成度夏任务。我将会随船在南大洋海域开展冰海两用浮标的测试与投放,这也是国产新装备研发布放工作的一部分。”1993年出生的寇立伟对首次出征南极充满期待,在学术科研和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而更早出发的王煜尘曾参加过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此次是第二次登上南极大陆。“他将在南极度过542天,也就是越冬考察任务,对中国南极中山站站区附近对极区可再生能源的可用性与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参与中山站激光雷达长期观测任务,并将在度夏和越冬期间于南极测试冰盖机器人的性能。”寇立伟说。
“去南极,我们是常客!”
太原理工大学极地科考团队长期从事南北极科考装备的研发。目前,太原理工大学极地监测技术研究团队先后已有16人次参加了南北极考察,解决了极地现场长期、连续观测数据缺乏的难题,为揭示极地快速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奠定基础,为我国极地科学的研究发展贡献力量。
从上海坐船前往北极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长时间的海上生活晕船是难免的。“过了澳大利亚或新西兰就是西风带,是最晕的一段路程!当你开始剧烈晕船,那就到澳大利亚了。”作为有着4次极地考察的前辈,太原理工大学教师左广宇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寇立伟,“还有,你可能很长时间不能在微信上发图片、发视频了,但可以文字交流,否则费用过高!”
左广宇在太原理工大学电气第二研究生党支部担任支部书记,该支部拥有党建品牌“极地驿站”。2021年8月,电气第二研究生党支部入选了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每一位前往极地现场的年轻党员都发扬着“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精神品格,在服务国家极地战略中磨砺,投身于国家建设发展与中华民族崛起的伟大进程中。
有人不顾生命危险搜寻失事飞机、有人严寒中连续维修仪器多个小时、有人陷入冰裂缝顽强爬上来……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对于几经考验的左广宇好像已经成为工作日常。他自豪地说:“太原理工大学参与研发的北极无人冰站和极地浮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些装备已通过参加国际‘MOSAIC计划’,并开始向国外推广展示。”
一艘红色的“雪龙号”模型船摆放在极地海洋实验室内,洁白的字母“CHINARE”格外醒目。几天后,寇立伟将登上它,一路向南。不久之后,漫天的极光与漫长的极昼,还有“成群的企鹅在窗外漫步”,前辈们口中描述的极地画面即将在寇立伟眼前呈现。
来源:山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HMt4_wL98tm4C9Z2y-V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