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信息办公室)网站!
学校首页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关注“点滴” “节”尽所能 走进我省高校节水“排头兵”太原理工大学

时间:2024-05-17 15:04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任晓明   浏览数:

原文:

作为公共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城市公共用水大户,却也有不少节水妙招。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期间,记者走进太原理工大学,关注象牙塔下的节水经。

雨水收集助力“海绵校园”建设

5月的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里,绿树成荫,生机盎然。一体化的雨水智能截污装置和加压提升泵站,竖立在校区东侧的草坪中。

很少有人留意到,草坪下便是一座容量达到800立方米的蓄水池——该校区西高东低,导致东门时常被淹,该校根据这一地形特点,建起了雨水回收装置。“雨水经过三级过滤,蓄水池还安放有消毒设备,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校园绿化和道路冲洗,每年可节约水费约6万元。”该校后勤保障处动力保障中心副主任陈永莉介绍。

除了收集校园路面、屋顶、广场等汇集的雨水,太原理工大学还将教学楼、公寓楼作为试点,进行了直饮水机尾水回收,将直饮水机排出的尾水收集起来用于冲厕,每天减少自来水使用量近百吨。

“太原理工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陈永莉说。

科技化手段把水省下来

为提高学校用水管理水平,太原理工大学全面落实校园节水型器具全覆盖。

该校在节约型校园创建过程中,开展了智慧水务建设,更换老旧供水设备,实现了太原校区无负压供水全覆盖,改善了供水环境,提高了高层建筑供水的稳定性,进一步推动供水端安全供水,有效减少了水泵加压供水的电能消耗和安全隐患。

太原理工大学还将各个校区的公寓小便池全部更换成无水纳米小便池;采用BOT合作方式,引进专业公司,对迎西、虎峪、明向校区的公共洗浴系统、浴室和学生开水房进行全方位改造,使用空气能机组热水系统和数字化刷卡洗浴系统,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使能源和水源使用大幅度降低;现有教学楼和学生公寓等建筑公用水房改造使用节约型水嘴,卫生间便池改装使用红外线冲厕装置,另更换节水龙头3800个,节水效果提升15%左右……

大数据精准锁定管网损漏

如何管理好看不见的地下“蜘蛛网”、减少因管网破裂造成的大量自来水流失?2021年开始,太原理工大学虎峪校区启动了管网改造,建成了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系统,通过3D图像展现了各种管网铺设构造结构,地下管网从看不见的地下“蜘蛛网”变成了清晰可见的三维“活地图”, 实现了水资源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

区域用水量、楼栋用水量、耗损率……在太原理工大学的能源管理平台上,办公楼、学生宿舍、家属区等各个用水单元的水耗数据,一目了然。“全部是实时数据,通过数据比对,能及时发现跑冒滴漏和用水突发状况。”陈永莉介绍。

不仅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校园节水,更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4月18日,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太原理工大学能源管理办法》。“以节水为例,我们将给所有基层单位装表,实施精准计量和收费管理,对低于定额的基层单位,按照‘谁节约,谁受益’的原则予以奖励。”陈永莉说。

“对于大学而言,最好的育人环境就是校园本身。在学校践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背景下,节水工作的育人功能更加凸显。供水泵房、信息化平台、雨水回收、尾水回收、物联传感器等,都是相关专业学生感兴趣、想了解、想学习、想参与的课题。对此,我校与省水利厅合作,在学校设立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与相关学院联合成立教学实训基地等。在促进节水技术创新育人方式的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地深植于大学生的思想中,爱水、惜水、节水已经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节水育人成效逐步显现。”太原理工大学后勤保障处动力保障中心主任曾尚勇表示。

2023年,太原理工大学用能人数58263人,人均用水量36.64立方米,达到国家高校用水定额通用值。该校也成为首批“山西省节水型高校”,荣获“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等称号,成为我省高校节水的“排头兵”。

来源:太原日报,2024年5月16日第3版

链接:http://epaper.tyrbw.com/tyrb/html/2024-05/16/content_3_172747.htm

版权所有: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信息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1-6014491

联系地址: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邮编:030024

晋ICP备05000465号         晋公网安备14010902001624号